日前,正值春夏之交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笔者随同全州县主要领导和该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来到该县庙头镇深福村检查工作。一下车,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生机勃勃绿油油的稻田,小燕子在稻田上自由飞翔,稻田鸭叽叽喳喳在禾苗间来回穿梭觅食,微风吹过禾苗此起彼伏绿浪滚滚,远处穿着红、白、兰、黄等衣裳的男女青年三三两两地在田间农作,仿佛点缀在绿色碧波中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景色,谁曾想到去年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田”。
“前几年种田不划算,村民都进城打工去,这一大片田都撂荒好几年了。感谢政府帮我们引进了好企业,村民们纷纷返乡就业,原本的‘撂荒田’成了现在的‘致富田’。”深福村老党员经付来握着县领导的手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去年秋后,该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该县庙头镇列行耕地保护巡查时发现,该镇湘河村、湾山村、深福村等村存在“撂荒田”和残次果园田近千亩。该局党组立即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随即引起了该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庙头镇撂荒耕地实际情况,分步骤、多手段逐步将“撂荒田”变成“希望田”、“致富田”,进一步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为农民就业致富增收扩宽了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强化领导 ,把好“方向盘”。该县坚持将撂荒田整治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组织该镇和相关部门召开撂荒田整治工作推进会和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细化工作任务,由自然资源局牵头,迅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块,全面开展撂荒土地调查摸底统计工作。经调查,造成当地百姓撂荒田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均耕地不足1.3亩,每户按3至5人计算其承包经营耕地不足7亩,种粮只解决温保不能致富,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大量农民撂荒田地进城务工。据统计,该镇撂荒水田700亩,撂荒柑橘果园田250亩。
强化宣传,传播“好声音”。为切实做好政策宣传,该镇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村LED屏幕显示宣传标语、村级微信群发宣传信息、发放宣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召开党员大会、入户宣传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耕地保护红线知识等政策。
强化引导,让撂荒田都“活起来”。该县安排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下沉到田间地头,对耕地抛荒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农户根据“宜粮则粮、宜特则特、优先发展粮油作物”的原则发展粮食生产。成功引进红海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每年600元/亩流转经营深福村的350亩撂荒田,每户还可安排一人进公司务工。该公司拟投6千万元对“撂荒田”的灌溉设施、田块大小、田埂路网、耕作土壤等进行改造,建设成适合机械化耕作高标准农田;湾山岗村撂荒田350亩,流转给庙头镇商会经营。该商会拟投资1.2亿元打造一个与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春、夏种粮兼稻田养鱼,秋、冬种花(菊花、油菜花)等休闲观光农业区。引导种粮大户经余辉和蒋顺华承包经营宜湘河村湾山车头村整治退果还田250亩;以上撂荒田、残次果园田现已全部复耕到位,并种植了优质水稻等粮油作物,还安置了附近600多村民就业。预计增产粮食1000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